查看原文
其他

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识别和管理

感染治疗 离床医学 2023-11-22

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识别和管理


摘要

目前针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(SA-AKI)的诊断主要依靠监测尿量或血清肌酐(SCr)水平,但因为肾血供减少及使用利尿剂,使诊断存在干扰且具有非特异性。早期识别SA-AKI的临床过程并进行有效管理,能尽快恢复肾功能,改善结局。本文从SA-AKI的流行病学、诊断局限性、病理生理学机制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展开讨论,发现大约30%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急性肾损伤(AKI),且重症监护病房(ICU)中大约50%的AKI患者存在脓毒症。一旦诊断为SA-AKI,应进行密切监测和及时的器官支持治疗,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。SA-AKI可在患者入院后第1周逆转,且预后良好。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、炎症反应、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是脓毒症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。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仍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;液体复苏、血管升压药、早期使用肾脏替代治疗(RRT)及血液净化,是决定SA-AKI预后的重要因素。

国际共识定义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(sepsis associated-acute kidney injury,SA-AKI)是指在发生脓毒症情况下的急性肾损伤(acute kidney injury,AKI),且无其他诱因,无脓毒性休克和肾脏疾病。目前血清肌酐(serum creatinine,SCr)水平和尿量作为主要诊断指标,在AKI的管理中具有非特异性,故识别其临床过程并进行有效干预非常重要。

书籍广告

1 SA-AKI的流行病学

目前,研究者对SA-AKI的流行病学知之甚少。临床上大约有30%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AKI,SA-AKI的全球发病率约为600万/年,或接近0.1%。在重症监护病房(intensive care unit,ICU),近半数的AKI患者会发生脓毒症。一项纳入了欧洲多中心ICU 1 177例脓毒症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,AKI的发病率为51%,病死率为41%[1]。一项来自我国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,脓毒症患者中AKI发生率为47.1%;该研究纳入了1 2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,其中因AKI急诊入院者占50.4%,另有18.7%在7 d内出现AKI [2]。临床上有70%的AKI患者被归类为2期或3期[3]。即使在没有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中,AKI也很常见。约34%的非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会发展为AKI [4]。以上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SA-AKI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,研究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。

书籍广告

2 SA-AKI诊断的局限性

脓毒症和AKI发生的确切时间通常很难确定。脓毒症及其治疗会使肾脏受到伤害,脓毒症与AKI相互作用,脓毒症会引起AKI,而危重患者在AKI后会出现脓毒症,提示AKI可能会增加脓毒症的发生风险。因此,SA-AKI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。另外,诊断AKI仅靠SCr和尿量存在局限性[5]:脓毒症会减少外周血流灌注,引起肌肉血供下降,从而造成肌酸产生减少,延缓SCr水平增加,不利于AKI的早期监测;尿量不足也可能被积极的液体复苏所稀释,造成无法及时诊断AKI;使用利尿剂也可能会干扰AKI的诊断。尿液显微镜检查是用于检测肾脏疾病的常规方法之一。与其他原因导致的AKI患者相比,SA-AKI患者的尿液显微镜评分更高;当尿液显微镜评分≥3分时,其特异度可高达95%,但检测恶化AKI的敏感度较低(67%),提示尿沉渣可能有助于确定AKI的病因并提供预后信息,但诊断AKI和AKI恶化的敏感性较差[5]

书籍广告

3 SA-AKI的临床病程及结局

SA-AKI的确切发病时间尚不清楚。对于脓毒症患者应怀疑是否存在AKI;反之,对于AKI患者也应怀疑是否存在脓毒症。AKI可能在入院时与脓毒症同时出现,或在住院期间出现;在脓毒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AKI的情况下,仍然可以通过最佳复苏和适当的脓毒症治疗来预防AKI。一旦诊断为SA-AKI,应进行密切监测和及时的器官支持治疗,以防止发生进一步的肾损伤。SA-AKI可能在入院后第1周逆转,而且预后良好,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再经历1次或多次AKI。这强调了即使AKI在早期逆转或恢复,后期也仍应密切监测和避免肾毒性损伤。即使SA-AKI完全康复,也仍有慢性肾脏病(chronic kidney disease,CKD)和其他结局的发生风险,包括复发性脓毒症[6]。在AKI后7 d内尚未完全康复的患者将被归类为急性肾脏病(acute kidney disease,AKD),稍后可能恢复,或进展为CKD,并且与不良的长期预后相关[7]。出院的SA-AKI幸存者应由肾脏科医生长期随访,并进行最佳管理,以监测CKD和其他不良结局的发生[6]

书籍广告

4 SA-AKI的病理生理学机制

SA-AKI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。一般认为,SA-AKI是由于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,引发急性肾小管缺血,甚至肾小管上皮细胞(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,RTEC)凋亡。此外,炎症反应、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在脓毒症器官损伤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4.1 缺血/再灌注(ischemia/reperfusion injury,I/R)损伤:

低灌注和休克是AKI的主要原因,I/R损伤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及广泛的细胞死亡。然而,SA-AKI时,除I/R损伤外,还有多种机制在发挥作用[8],如在肾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SA-AKI。

4.2 炎症反应:

炎症反应是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形成的防御机制。在脓毒症期间,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(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,PAMP)以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(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,DAMP)等炎症递质在血管内释放。这些分子与模式识别受体结合,如Toll样受体(Toll-like receptor,TLR),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,引发下游信号级联,导致促炎分子的合成和释放[9]。RTEC细胞也表达TLR,特别是TLR2和TLR4[9]。当PAMP激活时,近端RTEC细胞表现出氧化应激增加,产生活性氧,且造成线粒体损伤。有证据表明,RTEC通过旁分泌启动信号转导[10]。此外,病理学观察表明,脓毒症动物模型肾小球和腹膜区域的单核细胞浸润增加,证实了炎症在AKI中的作用[11]

4.3 微循环障碍:

有研究表明,脓毒症患者即使肾脏供血稳定,也会发生肾脏微循环改变[12]。SA-AKI的特征是微循环血流量的非均一性改变,表现为毛细血管血液流动比例降低及停止流动比例增加。多种机制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,如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反应、内皮损伤、糖萼脱落和凝血级联激活[13]。血管内皮损伤可增强白细胞侵入和血小板黏附,同时血流速降低,导致毛细血管闭塞和微血栓形成,以及RTEC细胞长期暴露于活化的炎症递质中。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舒张功能障碍与内皮损伤相关,由此产生的管周间质性水肿通过增加由毛细血管到RTEC细胞的氧气扩散距离、提高静脉输出压来改变对RTEC细胞的灌注。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能在SA-AKI期间发挥关键作用。肾小球滤过率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GFR)由肾小球内静水压决定,与肾血流变化无关,因此提出肾传入小动脉收缩和传出小动脉扩张的机制,以此来解释肾小球压下降导致GFR降低[13]

此外,AKI期间肾内血流出现再分布,使血流远离延髓,绕过肾小球,并将传入物直接连接到传出小动脉的毛细血管,部分解释了SA-AKI期间的血液分流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分流通路如何或何时打开。总之,分流增加和血流重新分配解释了SA-AKI期间可能存在缺血以外的机制。

4.4 代谢适应:

SA-AKI期间可发生代谢适应,即采用维持细胞和器官最低功能的方法保证细胞存活。目前已有多种理论来阐述脓毒症期间RTEC细胞出现代谢适应,大多为线粒体介导,其特征是能量消耗优化。炎症与能量消耗优化有关,意味着蛋白质合成或离子运输中的能量利用率降低,只能维持重要细胞功能的能量利用,同时避免细胞死亡[14]。炎症期间,肾小管转运蛋白表达下调,肾小管离子转运减少,表明通过代谢适应可重新确定能量消耗的优先,这是一种适应性机制[14]。目前尚不清楚代谢适应是如何发生的。

5 SA-AKI的治疗与管理

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的抗菌药物应用仍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,也可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。抗菌药物给药延迟与早期AKI发展有关。然而,某些涉及治疗的肾毒性药物应慎用,如氨基糖苷类、万古霉素等。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(Kidney Disease: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,KDIGO)指南提出,应慎用两性霉素B及静脉注射放射造影剂等诊断药物,以防止肾损伤,必要时应考虑严格的药物监测[15]

5.1 液体复苏:

液体复苏后使用血管升压药是治疗休克的基石。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进行的3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一致表明,复苏方案对于降低病死率或肾脏替代治疗(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,RRT)需求没有优势[16,17,18];且早期目标导向治疗、替代性复苏方案或常规治疗对于新的AKI发展、AKI严重程度、液体超负荷、RRT需求或肾脏恢复影响甚微[16]

5.2 复苏液的类型:

所有静脉输液都可能导致液体超负荷和肾负荷过重。一项纳入2 526例ICU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,AKI患者前3 d的累积体液较多,液体超负荷是AKI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[19]。研究表明,羟乙基淀粉会增加AKI、RRT需求和死亡的风险,当给予脓毒症患者大量羟乙基淀粉时,影响最为明显[20]。与晶体液相比,明胶可能与脓毒症患者较高的AKI发生率和RRT需求相关[21]。白蛋白溶液在脓毒症复苏中通常是安全的,然而,最近一项纳入11 152例休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显示,术后休克时早期输入大量白蛋白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[22]

一项有关ICU患者(包括脓毒性休克)的观察性研究表明,当使用林格液时,AKI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降低;即使在脓毒症亚组中,使用生理盐水与平衡晶体液患者的AKI发生率或RRT比例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[23,24]。有两项共招募了近30 000例患者的试验表明,在接受平衡晶体液治疗的患者中,主要不良肾脏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[25,26]。因此,应使用平衡液代替生理盐水,特别是在脓毒症患者中[27]

5.3 血管升压药和靶目标:

去甲肾上腺素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首选药物。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,多巴胺与更多不良事件相关,不推荐用于肾脏保护[28]。血管升压素与较低的RRT比例有关,似乎不会增加AKI风险[29]。一项针对脓毒性休克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,与平均动脉压65~70 mmHg(1 mmHg≈0.133 kPa)的目标相比,80~85 mmHg的血压水平降低了患者对RRT的需求,但没有观察到生存获益[30]

5.4 RRT启动时间:

早期应用RRT能够使危重症AKI患者在开始RRT 90 d内明显获益[31,32,33];同时,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1年重大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,促进肾脏功能恢复[34]。然而,另一项针对脓毒性休克和重度AKI患者在ICU进行早期透析与延迟透析效果对比的试验结果表明,这两种方式RRT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[35];但令人担忧的是,有9%的患者在早期与延迟开始之间死亡[16]。目前针对RRT启动的适宜时间依然存在争议。

5.5 血液净化:

关于血液净化的临床证据依然有限,绝大多数研究尚未测量靶溶质,因此尚不清楚是否能够清除炎症介质,或者尽管能清除,但对生存预后无益。即使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,细胞因子也高度可变,高内源性清除率意味着它们的水平是动态的[36]

高容量血液滤过(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,HVHF)被定义为对流剂量>35 mL·kg-1·h-1的连续治疗。一项小型研究调查了HVHF(40~100 mL·kg-1·h-1)在SA-AKI患者中的作用,结果显示病死率各不相同[37]。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140例SA-AKI患者随机分组,分别接受HVHF(70 mL·kg-1·h-1)或者标准血液滤过(35 mL·kg-1·h-1)治疗96 h,结果显示,两种治疗方式患者28、60、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[38]。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SA-AKI患者使用不同剂量HVHF的治疗效果,结果显示,85 mL·kg-1·h-1与50 mL·kg-1·h-1 HVHF患者的病死率和肾脏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[37]。一项纳入4项有关SA-AKI患者HVHF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,HVHF对28 d生存率并无益处,而且低磷血症和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增加[39]

多黏菌素B血液灌流(polymyxin B hemoperfusion,PMX-HP)作为脓毒症的辅助治疗手段,可去除血液循环中的内毒素。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已确定了PMX-HP在脓毒症中的疗效,但也有部分研究得出相反的结果。欧洲一项多中心试点试验招募了36例腹腔内脓毒症手术患者,证明PMX-HP治疗2 h仅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和降低RRT需求[40]。一项纳入了64例重度腹腔内脓毒症患者的研究表明,PMX-HP治疗在血流动力学、器官功能和28 d生存率方面可带来有利结果[41]。然而,随后2项较大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则呈阴性[42,43]。此外,PMX-HP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已在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报道,证实其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募集,但对于降低病死率或改善肾脏结局并无益处[42]

6 SA-AKI的预后

SA-AKI与不良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。在AKI危重症患者中,SA-AKI患者的住院死亡风险更高,住院时间更长[44]。在休克后24 h内逆转的SA-AKI患者院内病死率降低[45]。SA-AKI患者的长期预后取决于原发病、AKI的严重程度和出院时的基本状况。AKI恢复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,仍可能发生CKD、终末期肾病和死亡[46]。在对105例幸存者1年多的随访中发现,AKI逆转、恢复和未恢复患者CKD发生率分别为21%、30%、79%[47]。AKI的严重程度、及时治疗和住院期间的恢复状态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。

7 小结与展望

综上所述,1/3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AKI,其重症比例占1/2。一旦诊断为SA-AKI,应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,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。SA-AKI及时诊治,能够早期逆转,且预后良好。SA-AKI的主要机制是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、炎症反应、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。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是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应用抗菌药物;液体复苏、血管升压药、早期RRT及血液净化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。

目前SA-AKI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,其早期诊断应致力于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。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的生物标志物,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、肾损伤分子-1、高迁移率族蛋白、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、视黄醇结合蛋白、白细胞介素-18等[4],相信在未来诊断中能提供更多依据。治疗上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,以减少不良预后,如RRT启动时机尚有待于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。

引用: 徐丽, 孙鹏.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识别和管理 [J] .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, 2023, 35(2) : 221-224.

重症期间急性肾损伤的处理——有什么新进展?
如何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急性肾损伤?
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诊治的热点与思考
急性肾损伤(译文)

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何时停机

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功能损伤

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

急性肾损伤病理给我们的启示:器官衰竭的预防

急性肾损伤与血液净化

临床常见药物导致肾损伤的诊治

奥利司他胶囊致急性肝损伤和肾损伤

新冠肺炎急性期后的远期肾脏转归:从急性肾损伤到慢性肾脏病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机制

抗菌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AKI

如何在床旁评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灌注?

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

心力衰竭与急性肾损伤

肝功能衰竭与急性肾损伤

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与风险预测

急性肾损伤时,RRT与速尿,您选择谁?

急性肾损伤如何液体管理:为何、种类、剂量、速率、RTT?

急性肾损伤相关谵妄:临床和病理生理机制综述(译文)

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容量管理面面观

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2022

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选择

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时机之争,仍在继续?

血液透析时机的选择

CRRT上下机操作流程图解(PPT课件)


好记性不如点个赞!收藏起来以防忘记哦!
小师妹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,邀您互相交流,微信gabstudy
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书籍宝库,用完记得收藏哦,下次更方便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